首頁 要聞 人民日報系說雄安 政策
解讀 聚焦京津冀 直播訪談 新雄安人
文化 生態 雄圖 智庫
人民網雄安11月24日電 (記者李雪晴)近日,有鳥類監測人員在白洋淀發現三種鳥類,經相關鳥類專家協助鑒別,確認本次新增鳥種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黑尾鷗、斑背潛鴨和北長尾山雀。至此,雄安新區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6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6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6種,國家“三有”保護和其他級別鳥類208種。
人民網雄安11月23日電 (記者李雪晴)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記者獲悉,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在雄安設立子企業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總部加快推進,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醫院選址落位,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已開工,其余項目年內將陸續開工建設。 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局長王彥偉在發布會上介紹了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總體情況。
人民網雄安11月22日電 (記者李兆民)雄安新區啟動區藍綠空間依托自然生態現狀,立足區域水資源條件,統籌森林、水系、濕地、草地等生態要素,建設網絡化的公園綠地和城市水系,強化水位控制,保障水量水質,打造藍綠交織的復合生態系統。 由中國五冶集團承建的雄安新區啟動區中央綠谷一期 (EB4路以北)、中央綠谷及東部溪谷二期工程(綠谷部分)已于10月份完成綠化工程完工驗收。該項目地處雄安新區啟動區核心地段,是新區藍綠空間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雄安起步區 “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生態體系的重要環節,項目將成為新區人民創新展示、文化娛樂、聚會交流和休閑游憩的多樣活力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網雄安11月20日電 (記者李雪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項目今日正式開工,這是在京部委所屬醫院疏解到雄安的首批項目之一。根據規劃,該項目計劃于2026年7月竣工,同年年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開工儀式現場。
人民網雄安11月19日電 (記者李雪晴)黑鸛、赤嘴潛鴨、白鷺、天鵝……近日,雄安新區安新縣生態攝影師張學農拍到眾多珍稀鳥類到白洋淀越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數量達10余只,是白洋淀有黑鸛記錄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如今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白洋淀是鳥類遷徙通道上重要的鳥類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淀鳥類資源整體呈現出種類增多、數量增大的變化趨勢,特別是一些珍稀瀕危鳥類的出現,以及大種群數量棲息、居留期增加和繁殖群體出現,凸顯了白洋淀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鳥類種群多樣性正穩步提高。
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 本地居民回遷入住、外來人才扎根雄安……隨著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與發展,隨之而來的住房需求日益增多。雄安新區探索適合各類人群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打造租購并舉、職住平衡的“宜居雄安”。
從11月17日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舉行的雄安新區“強監管、保安全、提質量、促發展,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保駕護航”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日前組織開展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星級評定工作,打造“星級化”建筑工地食堂。 隨著新區城市框架的逐步拉開,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扎實推進,已累計實施292個重點項目,開發面積近178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4100多萬平方米,高峰時期工人數量20余萬。保證建筑工人飲食安全,就是保障項目建設進度,就是服務新區建設發展大局。
人民網雄安11月16日電 (記者李雪晴)“華北明珠”白洋淀野生鳥類記錄數量再次更新!經鳥類專家鑒別,確認了鳥類監測工作人員、鳥類學研究團隊和志愿者近日新發現的3種鳥類分別為煤山雀、灰山椒鳥和厚嘴葦鶯,不在白洋淀既有野生鳥類名單之列。至此,白洋淀野生鳥類記錄增加至263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5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46種。 煤山雀出現在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啟動區作為雄安新區率先建設重點區域,承擔著探索開發建設模式、先行先試政策措施、展現新區雛形等重任。 時下的啟動區,建設工地塔吊林立、熱火朝天,各重點項目建設有力有序推進,已有諸多項目露出“真容”。啟動區綜合服務中心建成投用,中國星網總部主體完工,中國中化總部、中國華能總部加快建設。
人民網雄安11月8日電 (記者李雪晴)雄安“城市大腦”有多聰明?“雄安之眼”望向何處?近日,記者隨“未來已來”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尋找答案。 智慧工地、智能接駁、數字道路……在雄安,這些智能化應用場景的實現,都離不開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這個“城市大腦”。目前,這里匯聚了超過200億條城市運行數據,是“云上雄安”的“據點”。
微信
微博
返回頂部